洋品牌在华售价翻倍 奢侈品差价过万大众货成名牌

阿荣
阿荣
2013-10-21 13:51:29
来源:荆楚网


  洋品牌高定价并非关税惹的祸

  楚天金报讯 记者余鲁西 杨彦夫 见习记者汪喆

  为什么一些普通的洋品牌,一跨进国门就身价暴涨,变身众多消费者追捧的热门产品?洋品牌双重价格标准,是否需要监管?它们的这种高价还将持续多久?多名专家认为,同样的产品国内外差价悬殊,确实需要监管,而要真正化解洋品牌定价权,还需增强市场的作用和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尴尬

  洋品牌高价却不愁卖

  记者调查发现,在质疑洋品牌高定价的同时,一些中国消费者依然选择了为这种高价埋单。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尴尬。“宁愿花高价买洋品牌的产品,某种程度上还是反映出消费者对国产商品品质的不信任。”华中科大经济学院院长徐长生分析,有些产品,国货不一定比洋品牌差,甚至可说是物美价廉。但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对消费者信心伤害巨大,以至于“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成为不少人购买洋品牌的出发点。

  武大消费流通领域的学者汪涛表示,洋品牌高身价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一是因为关税、贸易、运输、渠道、营销等成本不同,会造成洋品牌一定的内外价差。二是跨国公司针对不同市场的分销体系、定价体系会有所差异,进入中国的品牌种类较少,消费者的选择有限,部分洋品牌商品的定价很高;三是国内消费者的崇洋心理,让这些高价品“不愁卖”,既然高价不愁卖,它为什么要卖低价?

 

  ■呼吁

  涉嫌暴利需加强监管

  洋品牌在国内高定价问题由来已久,2011年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就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洋品牌高定价需要一个综合的对策来解决,包括进一步给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一个好的国内分销运营环境,完善国内政策体系。同时,外资品牌企业也应当对中国市场给予一个公平的合理的价格定位。

  专家认为,姚坚所说的“公平的合理的价格定位”,所指的就是某些洋品牌中外价格悬殊的程度,明显有违市场的公平原则,已经涉嫌暴利。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家卢现祥看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洋品牌在华高价及双重标准是价格“歧视”。对洋品牌的市场监管体系不到位,如果除去正常的税收、物流成本、建立销售渠道成本,与国外还有很大的无法解释的价格差别,那就涉嫌暴利,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可以以《反垄断法》等法规对其进行监管。

  汪涛也认为,由于国内监管力度较为薄弱,一些洋品牌即使在国内执行了“双重标准”,有时也能够侥幸过关。

  ■思考

  让“市场先生”更有力

  受访专家对洋品牌高价销售以及如何避免这种情况,还给出另外一个视角的解读。

  徐长生认为,洋品牌高价不愁卖背后,一方面折射出我们国家市场开放程度有限,在某些洋品牌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定价权自然在商家手中;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国内相关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不强。毕竟,在一个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高度竞争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定价是否合理,唯一的标准就是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只要企业不涉及行政或政策性垄断,消费者都可以用钞票来“投票”。而企业需要做的,就是在公平竞争的市场前提下,去赢得消费者的“投票”。

  针对洋品牌高价仍有市场,卢现祥指出:这一点尤其需要国内企业反思。目前中国国民收入提高,消费需求旺盛,而国内品牌缺乏,洋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发现并无多少竞争者,从而采取了高价策略。

  针对洋品牌高价,浙江一家纺织企业老总就曾这样反思:“LV这个包,实际上是人造革的,为什么能卖一万多?如果既没有品牌,也没有技术含金量,那很快就结束了。”深入思考LV案例,中国企业家更需要做的是,应该怎样提高自身竞争力和产品质量,努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占据价值链上游。(《楚天金报》 记者 杨彦夫 余鲁西 见习记者 汪喆)

2 / 2
免责声明
标签:依云矿泉水    阿玛尼西服    奢侈品价格    洋品牌    Samsonite    新秀丽    GAP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奢华私语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