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如何炼成"肮脏秘密"的?

阿荣
阿荣
2013-05-03 12:32:31
来源:东方网

  《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国际奢侈品牌在中国有个“肮脏秘密”:中国人已经成为它们最好的顾客,但它们却一直多收中国人的钱。不过,报道称,这样的好日子似乎要到头了,“随着中国人对于从豪华车到高价手提包的兴趣开始缩减,那些把中国当成最大成长市场的公司可能不得不做它们之前无法想象的事情——开始降价”。

  时至今日,中国奢侈品消费已占全球市场的25%,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而目前国内的奢侈品价格平均比法国高72%、比美国高51%、比香港高45%左右……说实话,媒体将这一看似有悖公平的现象描述为国际奢侈品牌的“肮脏秘密”,笔者并不以为然。

  事实就是,高税率是导致进口奢侈品价格高的一个关键要素。相比之下,美国没有增值税,进口税税率也极低,不少商品还都免税;而欧洲很多国家则有退税政策。说白了,国际奢侈品牌多收中国人的钱很大程度上是将税费分担到了消费者头上。当然,笔者并不认为这种“秘密”肮脏主要还是因为它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市场行为,要知道这个“肮脏秘密”并不难为人知晓,只要你上网查查或者向出国购物者打听一下,便可知道“秘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因此,我们与其鞭笞奢侈品价格“内高外地”的“肮脏”,不如探究一下缘何很多人面对价格“内高外低”的国际奢侈品牌却仍“偏往虎山行”。

  在笔者看来,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炫耀性消费心理作怪。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国人购买力上升,人们在物质追求上已经出现浮躁心态。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报告指出,七成以上的中国青年消费者购买奢侈品,就是为了拥有一件奢侈品,品牌文化不重要,让更多的人都知道它是奢侈品就行。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的消费主流群体集中于25到45岁之间,平均比欧洲的奢侈品消费者年轻15岁,比美国年轻25岁。很明显,奢侈品消费年轻化,一个因素就是富二代之间的攀比,他们首先通过奢侈品进行自我身份攀比,进而攀比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一些购买奢侈品的主力军本身并不具备追求奢华的经济能力——世界上奢侈品消费的平均水平是个人财富的4%,但中国的一些消费者,却用40%甚至更大的比例去购买奢侈品。很明显,“拜金”“炫富”“攀比”等观念不变,部分消费者总认为“越贵越好”,光靠税率调控自难治本。

  二是“公款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不正常。5月2日的人民日报就报道,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反对铺张浪费等措施的贯彻落实,奢侈品行情明显下挫,一些品牌也暂时放缓在中国的拓展计划。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公款因素”对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影响不小。这种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在公款消费管理粗放的背景下,部分人直接动用公款购买奢侈品为己所用,这类消费者拿公款不当数,对奢侈品价格并不敏感,只买贵不买对;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被动消费”,正所谓买的人不用,用的人不买,一位温州商人就告诉记者,他一年买的奢侈品牌皮包有几十个,大多送官员。“这些东西价值高,对方接受了也感觉是个礼品,不烫手,几乎就是送钱。”很明显,这种“被动消费”实则一种将公权转为隐形公款消费的腐败行为。

      总之,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畸高不是个单纯的经济现象,它一方面与中国社会心态浮躁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给中国严峻的反腐形势提了个醒。

     来源:东方网  作者:邓子庆

 

免责声明
标签:国际奢侈品牌    中国奢侈品消费    奢侈品消费国    奢侈品价格    奢侈品牌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奢华私语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