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克盈利一块多,大品牌能靠“穿”铱赚钱?

赖骏辉
赖骏辉
2013-03-20 09:54:33
来源:风尚中国

细算黄金掺铱利润理智剖析行业丑闻

3月15日,3·15晚会上曝出百泰、周大生等珠宝企业黄金中含“铱”、检测千足金成色不足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重大反响,消费者谈“金”色变。据晚会上行业“内部人士”透露,商家多以“铱”掺入黄金以谋取暴利。对于本就挂着奢侈品光环的珠宝行业,这暴利究竟有多少,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追本溯源,加工方才有掺“假”机会

关于黄金饰品的纯度,《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管理办法》有着明确的规定,千足金的纯度千分数最小值为999,即纯度不低于999‰。贵金属首饰中贵金属的纯度范围不包括焊药成分。

焊药成分不包含在贵金属纯度范围内,这规定值得深思。一般的消费者对焊药可能知之甚少,焊药是含有银的成分并添加其他辅助成分的混合金属,主要目的是金饰造型和增加金饰硬度,使它更耐戴。在首饰加工中,造型、连接、封口等环节都会用到焊药。对于环环相扣的项链来说,使用焊药的量相对来讲是十分大的。

那既然焊药不是纯金,那会不会影响金饰品的纯度呢?某资深业内人士表示,焊药的确会对金饰的纯度产生影响。该人士说,黄金质软,成色越高就越软,硬度不够,像项链、手链、耳环这类有多个活动环节或焊接点的饰品,还有一些工艺比较复杂的大型摆件,为了保证硬度,国家标准允许采用很少量低纯度的合金来做焊接点或环扣。所谓的“假”只能是在加工流程中加入进去的。而周大生珠宝股份有限公司的货品都是委托第三方进行加工的。

精打细算,掺“铱”暴利纯属造谣

根据3·15晚会报道的百泰珠宝、周大生珠宝的金饰掺入了“铱”,从而谋取暴利。那这暴利到底是多少呢?新浪网友倒是给我们算了个“明账”。

网友Joey_Yin在微博中说道:“周大生的金链子,黄金含量居然高达99.77%。那条价值5838的链子,算下来周大生靠掺了0.23%的假,赚了你5838*0.23%=13块4毛钱。真是良心企业!”甚至还有网友继续回复说:“你这就已经多算着呢,铱元素本身还有1/10到1/5的成本呢,再加上掺假的手工成本,兼职都快赔钱了”。虽然只是网友的调侃,但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在金混杂铱的利润的确很小,与报道所说的“暴利”相去甚远。


据某珠宝从业人士所说:“大企业做掺假的事,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对于苦心经营口碑的大品牌来说,掺假的动机并不存在。对黄金饰品的蓄意掺假是很容易被检测出来的,一旦被检出会面临着诸多问题。“大企业有必要背负着这么大的名誉损失和赔款风险去挣这个毛头小利?”

黄金“穿”铱折射行业监管乱象

该位从业人士还向记者透露,其实现在很多珠宝品牌从上海黄金交易所采购了黄金原料之后,都委托第三方加工或代工,拿到半成品、成品之后再次送到国家或地区权威检测部门监测,最终到终端门店销售。央视曝光的百泰、周大生都是这类型的珠宝企业。也就是说能掺假的加工环节,这些并非企业自己操作的。

那“含铱金”又是如何能通过权威检测部门的监测的呢?检测中心的XX说,一般的检测方式有三种: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是光谱分析仪,这种设备可以分析黄金以及其中常见的铜、银、锌等杂质。不过,这种检测方法有个缺点,它没法保证黄金内部也是同样的成色。还有一种叫“火试金法”的检测方法可以精确测定出黄金的成色,但这种方法必须将黄金全部熔化。

不熔化就可能检测不出内部是否含有铱。这样一来,含铱金就很有可能堂而皇之的通过了质检走向了流通的柜台。由此看来,315晚会上本就带有检验证签的百泰、周大生产品又被北京国检测出千足金不纯,简直如同自打自脸的闹剧。

检测机构标准不一,合格产品换个地方检测就不合格。整个事件看来,含金量纯不纯,国家权威机构还值得相信么?珠宝产业的供应链监管机制,以及国家和地区权威检测部门的检测标准的多方问题,一个315晚会爆出的含金量不纯问题,是否昭示着光鲜艳丽的珠宝行业背后已然陷入了深深的混乱?

 

免责声明
标签:3·15晚会    百泰    周大生    黄金    黄金掺铱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奢华私语 时尚衣橱